最近与大家沟通交流之间,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对笔记本的使用要求有两个共同核心点:首先是风扇噪声要低,不管是商务办公场合,还是图书馆教室等场地,或是家里娱乐追剧,均要求笔记本保持静谧,避免吵闹。毕竟大家都懂,风扇声音一旦“起飞”,不仅让人心烦意乱,在安静的公共场合里,比如图书馆、会议室还会影响其他人,大家的眼光聚焦过来,那场面想想都很尴尬;
其次,大家还希望即便是在高负载下使用笔记本,键盘面也不要太热,以免影响键盘的敲击体验。比如之前就有同学留言说,现在轻薄本性能是高了,但是也烫手了,一些轻薄本高负载情况下键盘明显发烫,玩个《CS:GO》都要小风扇吹一下,不然不能操作,的确很拉低使用体验。
那么,有没有主打舒适使用体验的轻薄本呢?答案是肯定的——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(以下简称战66四代)就是其中表现突出的一款,也是很多用户关注的一款商务轻薄本,我们在微信后台中收到了不少关于该机型的咨询。它的日常使用情况如何?这里我们以热点问题解答的形式来回答咨询者的代表性问题,方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款产品。
另外小提示一下:最近因为芯片原因笔记本时常缺货,所以如果大家有购机需求,看准有货价格合适即可下手,早买早享受!
配置和规格■屏幕:15.6英寸1920×1080 100%sRGB IPS屏
■处理器:锐龙7 5800U(8/16 1.9GHz/4.4GHz)
■内存:16GB DDR4 3200MHz
■存储:512GB PCIe SSD
■显卡:AMD Radeon Graphics
■无线:AX200 WiFi6
■左侧接口:RJ-45网口、USB大口
■右侧接口:电源口、Type-C口、2×USB大口、HDMI、音频口、SD卡槽
■重量:1.65kg
参考价格:5099元
Q:惠普战66四代满载时,风扇噪声和表面温度具体表现怎么样?
A:首先,我们开门见山直接解答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:惠普战66四代的处理器满载下的性能释放/内外温度/噪声详细情况。在室温26℃时,利用Aida64对战66四代进行单考处理器(FPU)测试,持续满载30分钟后,该机的情况如下所示:
处理器:测试款搭载的是8核16线程的AMD锐龙7 5800U处理器,在考机中,锐龙7 5800U最初爆发功耗为25W,持续时间约90秒。之后则稳定在15W的标准TDP下,频率约2.2GHz,处理器核心温度约68.6℃——内核温度非常低。
风扇噪声:即便是在处理器核心满载的情况下,战66四代的风扇噪声也极为微弱,第一次考机时是在比较嘈杂的办公环境中,基本听不到风扇噪声。于是牛叔又把它移动到了安静的房间里继续考机,最后测得满载时用户位噪声仅为36分贝左右。从我的感受上来看,只有在很贴近键盘面的时候才能听到风扇正在运行。换言之,如果不刻意贴近去听,基本听不到风扇声音。而在日常的简单应用下,处理器负载更低,战66四代的运行状态也就非常安静。
C面温度:如下面的热成像图所示,按键区域全部位置都保持在40℃以内,满载时键盘面整体很凉爽,也就是键盘中上区域稍稍能感受到一点点热意。
满载考机点评:从考机数据可以看出来,在大家最关心的使用体验方面,战66四代即便在满载情况下的表现也非常出色。可以预料的是,在日常使用中它的表现会更好,因为日常使用时,是远远用不到8核16线程的锐龙7 5800U满载的。
Q:综合性能如何?能应对哪些应用?
A:有的同学看硬核测试比较多,可能对15W的锐龙7 5800U处理器性能存在疑虑,那么,它的综合应用性能如何呢?实际上,得益于7nm先进制程、ZEN3架构以及强大的8核16线程规格,默认TDP下的锐龙7 5800U就非常强力,持续满载性能已经超过了6核12线程的标压H处理器。不过本次我们就不跑分了(以前已经有非常多的测试数据),直接从大家的日常应用入手,看看这颗处理器的强大威力!
在常见应用中,利用自带的edge浏览器在线播放B站1080P视频时,可以看到锐龙7 5800U的运行状态如下:处理器封装功耗大概6W,总体占用率在5%左右,浏览器的占用率仅为2%左右,温度保持60℃以内。
如果是播放720P本地视频,那么锐龙7 5800U的处理器资源总体占用率仅为2%,《电影和电视》占用率约0.5%——你完全可以看出来锐龙7 5800U究竟有多强大。
我们把负载加大,模拟日常的多任务应用:打开约20个网页标签+B站在线播放1080P视频,同时打开Word编辑文字,此时处理器的总体占用率依然保持在10%以下,大多数时间还是在5%左右,一边看视频资料,一边进行文字工作,也毫无问题,同样有非常高的性能冗余。
小知识:实际上,Word、网页浏览等,这些应用对处理器的占用很低,比如网页浏览,即便你打开20个网页标签页,但只要不操作,浏览器的处理器占用率甚至会降至1%左右,更多的是占用较大内存空间(你打开1个网页标签页和打开20个网页标签页,浏览器的处理器占用率并不会明显变化,但内存占用会多得多,可达到数GB)。
Photoshop图片处理也是很多同学咨询的点,牛叔作为一个业余又业余的摄影爱好者,利用战66四代进行了简单的照片后期处理体验。利用Ps 2021载入一张分辨率6016×3389分辨率的风景照片,进行缩放、污点修复、加深减淡等常规操作,体验流畅。再打开Camera Raw滤镜,进行曝光、纹理、清晰度、自然饱和度各种参数调节,各项修改都能实时呈现,应用设置、保存文件速度都极快。
下图是在Ps中利用“快速选择工具”操作,锐龙7 5800U的实时状态可达到4GHz以上的频率,实时占用率为17%,同样非常快速。
实际上,如果你有偶尔的重度应用,比如短视频剪辑、渲染之类的,战66四代的锐龙7 5800U表现也较出色,牛叔体验了该机的Blender渲染效率,软件为最新的2.93.4,跑BMW项目,总耗时为4分53秒,而一般6核标压H处理器需要5分50秒左右,虽然有新版本软件效率更高的因素,也足以看出8核处理器的强悍。
应用体验点评:综合来看,不管是文字编辑、视频播放或者图片处理,搭载锐龙7 5800U的战66四代搞定这些应用完全可以说是信手拈来,并且还有极高的性能冗余度——绝大多数情况下,你在使用战66四代的时候,处理器占用率都不会超过15%。
Q:屏幕、扬声器和键盘使用体验如何?
A:视听体验方面,战66四代总体表现不错。它搭载的是一块15.6英寸100%sRGB色域全高清IPS屏,实测色域覆盖为99%sRGB,色准平均值为0.97,最高亮度约380尼特,日常室内使用设置为75%亮度就比较亮,显示清晰细腻。它的扬声器音质还可以,音量中规中举,满足日常室内视听需求足够。
作为15.6英寸大屏本,战66四代带有数字小键盘。键盘采用的是静音设计,支持两级背光、防泼溅,键程达到了1.5mm,在这个键盘普遍缩水的年代,得给它点个赞!
键盘的键入手感保持了惠普商务本一贯的不错水准。另外有个细节值得一提,F12是一个可编程按键,用户可以对该按键进行自定义设计,一次打开文件、网站、软件等最多5个应用,方便快捷。
Q:外观颜值、便携性、机身做工怎么样?
A:战66四代机身外观采用了新的设计,在牛叔看来,相比上一代产品,这一代战66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颜值更高。屏幕下边框大幅度收窄,整机更为简洁时尚;同时战66四代的机身也更轻,15.6英寸款整机实测重量1.65kg,在整个大屏本市场里也是相对来说便携性较好的一台。
做工质感方面,这一点也不用担心,战66四代承袭了之前产品的严苛要求,机身通过了19项军标测试,做工坚固可靠。
Q:接口易用性如何?续航长吗?
A:作为一款商务大屏本,战66四代在细节设计和使用上还针对商务用户做了优化,这也是该机商务属性的一个体现。比如在耐用性方面,内部的I/O接口都进行了加固处理。
该机的接口丰富而实用:左侧是USB大口和RJ-45有线网口,右侧是两个USB大口、全功能Type-C口(也是默认充电口)、HDMI视频口、3.5mm音频口和SD卡槽,并且支持指纹识别;此外,它的内存可替换升级,最高支持32GB,可以支撑更长的使用寿命。
续航是惠普商务本的一贯优势,虽然战66四代的电池容量不算大,为45Wh,但在续航优化和1W低功耗屏幕加持下,实测在线视频播放时间差不多能达到10小时,表现还不错。
Q:售后支持、软件服务有无优势?
A:再聊聊大家关注的售后服务支持,这点同样凸显了战66四代作为商务本的可靠性。整机主要备件方面,该机支持2年个人用户保修(家用本一般仅支持1年保修)。具体服务保障方面,含1年ADP(意外损坏免费保修,比如进水、跌落、挤压等情况)+2年电池保修,同时有1年上门服务——注意,它的上门服务范围包含整个大陆地区,无地域限制,而且是工程师带着备件上门到现场修复,也就是说为你当场修复,当场搞定,不是拿走机器修好再送回来,这点大为缩短了用户的维修周期,同时也避免了用户寻找维修站的麻烦。另外还可付费升级3年整机+3年上门服务,很全面。
对了,该机预装了正版Office家庭和学生版,激活就能用,省钱,也省事儿。而如果你不会激活Office(这其实是不少用户的用机难点),那么惠普笔记本内置的惠管家就很好用,可以在线咨询惠普工程师(6个月的7x24小时在线真人工程师免费支持),对方并提供激活方法,能够帮助解决小白用户激活Office的问题。 当然,惠管家的功能很强大,不止帮忙激活Office,任何软硬件的问题都可以帮忙解决和给出方案或建议的,适合任何小白使用。
一句话总结:
战66四代是一款主打低温静音的体验好本,同时在8核16线程的锐龙7 5800U加持下,应用性能也很出色,不管是商务办公还是学习娱乐,都能轻松胜任,值得用户选择。
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“WiFi之家网”整理收藏!
原创文章,作者:电脑教程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224m.com/22096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