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9日晚,叮咚买菜登陆纽交所,公开发行计划“瘦身”至原定计划的近三成。随之而来的是,叮咚买菜上市首日股价呈“过山车”曲线。盘中一度涨超24.86%,随后又下跌至“破发”,收盘时微涨,首日总市值55.56亿美元。
针对大幅调整融资规模,融资不足1亿美元的情况,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上市当日回应称,市场不是很好时可少融些资,上市不是为圈钱,并直言上市前两笔10.3亿美元的融资,让公司现金流充裕。
事实上,除了叮咚买菜,每日优鲜日前也出现上市遇冷,开盘破发后连续3日下跌,截至叮咚买菜上市当日,每日优鲜股价较发行价下跌超三成,总市值20.37亿美元。对于上市前后出现调整发行规模以及股价大幅破发等状况,在业内人士看来,均说明市场对该类型企业的估值预期远没有那么乐观。
成立仅4年的叮咚买菜,是生鲜电商行业跑出的一匹黑马,但也几度岌岌可危,无钱续命。2020年的疫情“宅经济”,让即时生鲜电商企业获得资本青睐,一路开挂跑出两家上市公司。然而,即便上市或仍难快速改写叮咚买菜亏损的局面。专家表示,上市让竞争更加明朗化,未来还需提升自我造血的能力;否则,一旦资金链条断裂,企业可能会迅速倒下,登上生鲜死亡名单。
“瘦身”上市后股价微涨
6月9日,叮咚买菜正式向纽交所递交IPO申请书;同日,同为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也向纳斯达克递交IPO申请,寻求赴美上市。或因两家同日递交上市申请,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二者争当“生鲜电商第一股”。
每日优鲜首先破局,因认购火爆,以“社会电商数字化第一股”之名将上市日期提前至6月25日。每日优鲜13美元的发行价位于招股区间的下限,但开盘便破发下跌18%,盘中一度暴跌36%。截至上市当日收盘,该股跌幅为25.69%,总市值22.74亿美元。一夜之间,总市值蒸发7.86亿美元。随后,每日优鲜股价连续3天下滑,截至6月30日收盘时,每日优鲜股价收报于8.65美元,较发行价下降33.46%,总市值20.37亿美元,流通市值1.82亿美元。
或受每日优鲜破发影响,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夕大幅缩减IPO融资额,“瘦身”上市。6月28日上市前夜,叮咚买菜再度更新招股书。公开发行计划由原定的拟1400万股缩减至370万股,同时将IPO价格定在指导区间的底部23.5美元,以此推算,融资额度也从最多3.57亿美元减少至9440万美元,下降73.6%。
美东时间6月29日,叮咚买菜上市首日开涨超19%,盘中一度上涨超24.86%;随后涨幅迅速收窄,最低时比发行价23.5美元下跌2.09%。收盘时,叮咚买菜股价微涨0.09%,报23.52美元,总市值为55.56亿美元,流通市值为8707万美元。
针对“瘦身”上市,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上市活动中回应称,上市目的并不是圈钱,二级市场要融多少钱对公司而言很灵活。“如果市场特别好,价格、价值可以挂钩的话,叮咚买菜多融一些;市场不是很好,价格低于应有的价值那就少融一些。”同时,他还表示,公司在D和D+轮融资10.3亿美元,现金流充裕。此外,新京报记者注意到,叮咚买菜首席问题官俞乐在上市活动发言中公开表示,此次IPO受到友商莫名的搅扰。
6月30日,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新京报记者分析表示,调整发行规模和股价大幅破发,说明市场对这类型企业的估值预期远没有私募阶段或IPO时保荐机构那么乐观。
赛道后起者疫情下获反超机遇
创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是生鲜电商的“晚到者”,当时生鲜电商赛道已涌现一批种子选手,易果生鲜、本来生活网、美菜网等,均已探索出自己的商业模式。如易果生鲜彼时在阿里入资之后成为电商“独角兽”;而与叮咚买菜同为前置仓的每日优鲜,2017年已获6轮融资。
叮咚买菜在成立之初曾经受过一段波折,由“叮咚小区”更名而来。起初,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建立“叮咚小区”,寄希望探索建立二手交易、拼车、家政推荐、代缴费等社区生活服务平台,但却遭遇寻求投资商失败,并陷入负面舆论中。随后,梁昌霖发现社区居民“买菜难”,将“代跑腿买菜”作为新业务方向,而“叮咚小区”也更名为叮咚买菜。此时的叮咚买菜,并没有建立前置仓,试图通过“免费跑腿去菜市场买菜”来打开市场。“起初是免费帮忙买菜,不仅受居民欢迎,也特别受菜贩子欢迎。”一位生鲜行业人士向新京报记者回忆称,叮咚买菜最初靠这个模式开始稍有名气,平台也积累了用户。“有了一定的用户积累后,叮咚买菜才有机会进入前置仓模式。”
2018年和2019年,叮咚买菜虽然有多轮融资,但在业内并不知名,其中,前置仓模式也引发外界不断质疑。以上海为大本营的易果生鲜在2019年开始走下坡路,没有钱“续命”逐渐让出上海市场份额,叮咚买菜也在此期间逐步吸纳市场份额,同时也吸收了不少易果生鲜的员工,这一波操作让叮咚买菜极速更新至具备“种子”选手的基础和素质。
即便如此,风光一时且被称为“独角兽”的易果生鲜倒台后,整个行业似乎看不到未来。“2019年是生鲜电商最惨败的一年,没有钱‘续命’的电商平台面临倒闭风险,包含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。”上述生鲜行业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,真正让生鲜电商渡过难关是2020年的疫情,“宅经济”救活了多家前置仓生鲜电商平台。
2020年3月,叮咚买菜的C轮融资中,开始新加入明星级投资机构,泛大西洋投资、今日资本、红杉资本、高榕资本均在其中,甚至地产代表龙湖资本也入局想分一杯羹。此轮融资的加持下,叮咚买菜从上海跨省布局,迅速扩张。截至今年第一季度,叮咚买菜服务范围覆盖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等29个城市,拥有40个城市分选中心和950个前置仓。
盈利仍是大难题
尽管叮咚买菜在美敲响上市钟声,但亏损局面难掩,且“前置仓”的商业模式也被外界贴上“烧钱”“血亏”的标签。
从财务数据来看,2019年、2020年,叮咚买菜的营收分别为38.80亿元、113.36亿元,但亏损却达18.73亿元和31.77亿元,两年间累计亏损50.5亿元。今年第一季度,叮咚买菜营收38亿元,净亏损13.85亿元。值得注意的,叮咚买菜GMV增长明显。2018年至2020年,叮咚买菜的GMV从7.42亿元增至130.32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19.2%。
针对亏损的问题,梁昌霖对此回应表示,“离开规模谈各种盈利,我觉得不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商业逻辑。”他认为,目前还是应该扩大规模,“如果想盈利,叮咚买菜在上海其实已经可以盈利了,但我们在控制盈亏平衡点,在毛利率和营销费用中调节。”
然而,在业内人士看来,生鲜电商这笔生意似乎还有一段长路要走。“生鲜电商天然具有高频、刚需的两种属性,市场规模巨大,但做生鲜电商的难度超出想象。”中国电商委主任苏军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的餐桌,中间经过太多环节,投入成本高、损耗大,还需要用低价迎合消费者,且同业竞争激烈,盈利非常困难。“一旦资金链条断裂,企业可能会迅速倒下,登上生鲜死亡名单。”
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研究员、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告诉新京报记者,虽然前置仓模式目前均处于亏损状态,但上市是个关键节点,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明朗化。“企业还需继续优化供应链和运营效率,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客户体验等方面继续深耕。
叮咚买菜或也意识到这一点,此次IPO所募集资金,将主要用于拓展市场、开发上游供应链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。此外,中投公司数据显示,2016年至2020年,中国即时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以146.7%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,预计到2025年将以31.8%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至5118亿元。新京报记者注意到,叮咚买菜在此次上市活动中自定义为“即时电商”,或许,未来叮咚买菜也将在这一赛道中寻求更广阔的增长空间。
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
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柳宝庆
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“WiFi之家网”整理收藏!
原创文章,作者:电脑教程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224m.com/2182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