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幼儿园开家长会,让家长们就“孩子沉迷iPad怎么办”这个话题互相交流经验。有一名家长说:“我们建立了一套作息规定和奖惩制度,每天只许玩三次,每次不得超过15分钟;违反了就没收玩具零食。连续遵守三天就奖励棒棒糖。”
其他家长纷纷低头记笔记,这位家长突然笑道:
“你们别记了,我想说的是这招不管用……每次他都讨价还价,撒泼耍赖;而且我管不到的地方,他逮着机会就玩得更凶,几个小时都不带停的。”
我想这个问题我还比较有发言权,因为我家孩子就是从一个母胎电子产品迷,变成现在是我们求着他玩会儿iPad,让爹妈歇会儿,他都不干……
婴幼儿处在感知觉飞速发展的时期(或者可以称为感知觉的关键期),为了使感知觉获得充分的发展,视听觉刺激对孩子都是很有吸引力的,所以电子产品的声光电能让小孩特别感兴趣也就不奇怪了。
所以我家娃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喜欢盯着电视目不转睛,一岁多的时候已经和Talking Tom聊得有来道去的,抱着屏幕边亲边喊“汤猫~爱你~”当时家里几个老人都忍不住叨叨我“你这个当爹的都不管管”。
我为什么“不管”呢?
因为“堵”不如“疏”。能让“玩物”变得其乐无穷的,“禁止”正是其中一部分乐趣所在。
心理学中可能有两种效应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现象——白熊效应和禁果效应。
“白熊效应”指的是:现在命令你不许去想白熊,这时你会发现,你的脑海中无法自拔地会出现一头白熊。这是因为“不许去想的事情”会激活我们的抑制系统,而抑制一件事,反而需要调动起大脑更多的觉察——大脑要去监控你到底有没有在“想白熊”,反而需要拿着放大镜开始搜索“白熊”这个关键词。
这时刻意让你去想,你却反而不一定能想起来了。就好像你盯着一个字看多了,就不认识这个字了,这是因为神经放电后的疲劳。
▲ 正如五月天歌词里唱的“想了你一整夜,再也想不起你的脸”
而“禁果效应”, 指的是越禁忌的事物,越是散发着诱惑的气息;越是得不到的东西,越让人充满渴望。好像有个奥斯卡大导演就说过这么一句:“电影审查制度就是为电影做的最好的免费的广告。”
禁果效应对成人来说是如此,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。而且对于儿童来说,还夹杂如另一层因素的影响——自我意识的萌芽。因此,你越禁止儿童玩某样东西,越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,反而能够从对立面起到一种强化作用。
你想想,一件事情给你带来愉悦感和吸引力最强烈的是什么时候——那就是寤寐思服,求而不得的时候。
白娘子和许仙,梁山伯与祝英台,罗密欧与朱丽叶,你越是处处设障碍,他们偏不惜付出生命代价也要在一起;你越不让他们处对象,他们越要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,每分每秒都美到泪水掉下来。
但要真是走过民政局扯了证,男神女神也会走下神坛。#此处鹿sama拼命点头:心心念念的梦中人成了枕边人以后,也就是个大猪蹄子而已。#
所以我和鹿sama当时沟通一致,对孩子玩iPad、看电视采取的态度就是:不刻意强化,不刻意设限,想看就看,就和吃饭睡觉上厕所一样,是一件无比稀松平常的事情。最初他也疯玩疯看,最长纪录两个小时。但到现在电视开着他也低头玩自己的,偶尔抬头看一眼。iPad给他玩,最多玩几分钟就不玩了。
▲ 朋友感慨“你们家是真不看电视啊”
这时就有家长会跟我说“这招对我家的行不通啊,你让他玩,他就真能给你一直玩到天荒地老。” 当然了,这一招并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就发生质的转变。因为一来很多家长沉不住气,根本忍不了孩子稳如泰山地坐那玩…二来孩子平时被管得紧,难得政策一放开,那可不逮着机会可劲儿玩呐。
所以下面我要讲的,是更重要的一点。
其实所有的育儿问题,都离不开一句话:高质量的亲子陪伴。
在我接触过的所谓“有问题”的孩子中,家长在亲子相处中往往存在不妥之处。有的也许是工作太忙,顾不上孩子;有的是不懂得交流和表达,与孩子疏于沟通和互动;有的干脆就是自己到家就一直刷微博上网……没有人陪着玩,孩子当然要自己寻找一个“出口”和“寄托”。
所以平时我们尽量匀出时间来多陪孩子玩,天气好的时候就带他出去挖沙子,踢球,戏水,在草地上撒欢儿,捡落叶,堆雪人,滑冰……有雾霾或是太冷太热大风大雨的时候就窝在家里搭乐高,种植物,做点心,画画,做游戏,讲故事,和他对话,虽然他的“十万个为什么”又多又刨根问底,但还是要给他无穷无尽的解答呀……
▲ 虽然很多时候家里老人会责怪我没六儿……
▲ 鹿sama和娃儿一起合作的手工作品,孩子都视如珍宝一般收藏在自己的小抽屉里
有一些家务,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,既帮了你的忙(虽然有时候可能是倒忙),又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,更重要的是,这就是让双方都乐在其中的亲子时光啊。
时到今日,我家根本不存在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困扰。甚至有时候我太累了,拿出iPad求着他看会儿动画片,他会无情拒绝,并要求我和他一起揉面做饼或是给他读故事……
我相信,如果孩子有得选,在“爸妈陪我做游戏”和“我一个人无止境地看动画片”之间做选择,在他和父母彻底切断连接之前,他大概率会选择前者。
我时常看到,新闻上孩子偷用爹妈的微信支付打赏主播,家长们都会对着镜头哭诉“都是这些不要脸的主播勾引我家儿子”;也有家长抱怨:“现在这些手机电脑iPad真坏事儿,生生把孩子都带坏了”。说得仿佛没有主播,没有电子产品,孩子就能自动变好一样。
“玩物”,从来都毁不了人;人要毁,一定都是从内部开始自毁才会一败涂地。
物永远是要为人所用,岂有让物控制住了人的道理呢。
就像玩游戏的,有成了“网瘾少年”的,也有参加国际大赛拿冠军的;沉迷小说的,有得了二次元戒断综合症哭喊“何苦烧杀我宝玉”的,也有当上自媒体大V和中文系教授的。
记住,物永远是要为人所用,不管是“玩物”还是“学物”,都要让我们掌控它们,而不要让它们控制了我们。
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由“WiFi之家网”整理收藏!
原创文章,作者:电脑教程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224m.com/196125.html